《高敏感是種天賦_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伊麗絲.桑德

 

卡爾.榮格:「敏感,能豐富一個人的人格特質…當敏感者深陷困難且不熟悉的情境,會突然被體內某種機制干擾他們原有的沉著思慮,這經常讓本來的優點變成很大的缺點……」

這段話蠻貼近敏感特質的人,整本書就是繞著敏感這個特質來分享,由於作者本身也是他所說的高敏感族,所以在寫書的過程中時常字句斟酌,讀來少有那種自大語言的不適感,有時閱讀其他書時難免會在書中看到作者本身的價值觀與自己不符的時候,多半時候會感到不適是因為有某種優越感的滲透。

 

「硬去選擇一個勉強符合自己的敏感類型,很有可能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去扮演另一個自己。人一旦認定自己與某個特定類型相符,就容易把自己嵌入既定的類型。若讓自己被該類型特質給束縛,就等於把還有機會成長,還能改變的事實從腦中徹底剔除。分類最大的目的是讓我們清楚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如果無法理解這點就會落入一種自以為全世界都該跟自己一樣的偏見。」

作者也不只一次提醒閱讀這本書的人,不要把自己定型成高敏感族或是某個固定的群類,而是要去看哪些是自己有的哪些是自己沒有的,幫助自己去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他想要傳達的。另外,作者在描寫的語言選擇上不論是例子或是狀態的描寫都很少使用專有名詞,儘管他是一個心理治療師,這些都讓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很放心的給予自己,不會害怕在翻過某頁之後被自大或優越感傷害了。

 

「敏感不是你的錯,敏感讓你的人格更加豐富。」

 

這句話是在結語的時候作者寫下的,對我個人來說這本書真的给了我很多,我確實是一個很敏感的人,也確實曾經感覺是不是我的錯,是不是我應該要向社會符合的樣子一點,也曾經很多次許下要自己大方外向的願望。

但作者一直在告訴敏感的人,這並不是我們的錯,不用為此感到罪惡或羞恥,不要因為和別人不一樣就試圖隱藏自己,這就是我們。

本書分為四章,第一章是在講大致上「高敏感族」會有怎麼樣的能力、特質,第二章是分享高敏感族可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以及提出一些解決方法;第三章是如何與世界對話;第四章是如何與自己相處。

有個有趣的事情是第一章雖然描寫高敏感族的「能力」但實則在每個能力之下描寫的篇幅較多的可能還是高敏感族會遭遇到的一些困境,用能力的標題去寫下困境,可能也會讓人讀來較無防備直接的撞上了內在真實的情況。

 

之前也曾在其他書裡面對某些地方共感,多半是與關係或情緒相關的部分,但這本書更細膩的寫出某些沒人這樣說過的,我會有的情況。

「高敏感族就是做不到輕鬆放下生活大小事,環境條件一旦不健全,他們就很容易失去心靈空間,並為此感到痛苦不堪。」

好比「對聲音氣味敏感」、「易被空腹、寒冷等飢餓感或口渴影響情緒」。

我真的是覺得怎麼會有人這麼懂我,對聲音敏感這件事在後面的篇章裡,作者再舉出了自己的例子。

 

「高敏感族不一定有自覺去判斷刺激對自己的負擔究竟有多重,有些狀況是碰到才會發現。比方說我可以待在一家人多的咖啡店裡,但如果噪音一多,我會忍不住去在意聲音是從何而來,變得沒辦法集中精神在該做的工作上。當我踏出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心裡的緊張跟壓迫感瞬間解除,只是人也早已精疲力盡。」

在讀到這裡之前,我剛好經歷了一模一樣的事情,當時還想說我怎麼會體力這麼不好,在有許多聲音對我來說吵到不行的咖啡廳才待一個小時就受不了,下定決心要離開的時候,反而覺得放鬆,但也已經耗費所有力氣了。

特質六中描寫的「高敏感族一旦讀取到空氣中不穩定的氛圍,就覺得自己非得負責不可,然後馬上想要做些什麼,努力過頭」這個真的是我一直一直在反省的部分,我真的沒辦法不察覺到團體中有人悲傷、需要關注或是憤怒諸如此類的情緒,我都會迅速的在腦中思考該怎麼讓氣氛屬於每一個人。後來時常想要練習在聚會中處之泰然,不去照顧每個人的情緒,當一個呆或簡單的人,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呢,我也還在努力中,也還在思考怎麼讓它變成一個讓我自己也不會負擔太大的特質。

 

「以為自己不努力,別人就不會喜歡自己」

 

第二章寫的是高敏感族所遇上的心理問題,其中許多我都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反思過,有些部分接受了自己,有些部分在反省過後希望自己可以改變,也很努力的嘗試改變,但從沒有人像這本書一樣告訴我那些都是我的特質,是我的優點,也很少向人談論這些,我很羨慕向書裡所說的讓高敏感族療癒的方式是跟其他的高敏感族聊天,以前還不知道自己特別敏感的時候,曾向形色各異的人赤裸地分享自己的內在,在之中曾被不要想太多的優越感規勸、若無其事的逃開、或是害怕的轉身就走,歷經許多的挫折後便很難再那麼毫不顧慮的分享,學會與自己對話,適時的、適當的拋出讓對方能夠接受自在不害怕的話語。

「會為自己設下高標準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自尊心低落,這是當高敏感族越來越不相信自己也有被愛的價值時,為了讓自己再度相信所採取的策略。」
「低自尊心與高標準兩者為互補關係」

不想承認也必須承認就是,我真的是低自尊心,這邊作者對自尊跟自信的定義是

自尊心-能感覺到自己內心潛藏的本質,相信自我價值的心
自信-信任自己的能力與行動

他提到許多人自信滿滿卻自尊心低落。因為不相信自己的最深的自我價值,所以透過其他手段來證明自己,透過對別人好,成為某個完美的樣子,試圖證明自己。
對就是我,我本人。

 

「不過,只要有過一次因為自己設下高標準後成功討好到某人的經驗,就會食髓知味地持續高標準彌補自己的低自尊。然而這種模式一久,會無法判斷對方究竟是喜歡你這個人,還是只是喜歡你的親切,到最後心裡會只剩下一種想法:我根本不值得被愛。」

這幾段真的很可怕,就是非常真實的打到我。我相信可能也會打到一些人。被打到的話,如果感到不舒服可能是因為害怕,害怕也沒關係,如果準備好了,可以再面對最深層的自己。

「就算心裡存在著『標準若是不設高一點,就不會有人愛我』的想法,總有一天現實生活也會證實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錯了,而終有一天會有個純然愛著『你就是你』的人出現」

 

不用跟別人一樣

 

「不需壓抑、勉強自己配合快速步調,也不必被身邊的人影響。你,可以很幸福。」

第三章主要是說跟外在相處的方式,其中多半是如何拒絕別人的一些小方法,最讓我有感觸的是「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實」,這一點也是此章中比較向內探求的一個方式。

「勉強自己,無法說不,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界線,或拋不開『相信自己應該也能跟其他人一樣』的心情。」
「停止想要成為『跟多數人一樣堅強、積極又充滿能量的人』的想法,接受現在這個敏感、感受力強的自己,畫出最適合纖細自己的人生藍圖。」

描寫的太細膩了,沒錯,就是會有這樣的念頭,雖然接受自己是敏感的人,也還會被這樣的念頭纏住,但在看到這幾句話之後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是啊我也不一定非要成為那樣的人。

 

後面幾點則花了一些篇幅在講溝通的技巧,作者提到高敏感族擅長傾聽,但也提醒,對話時雙方的反應都很重要,不能讓他變成獨角戲,而後他教的一些方法比較像是教高敏感族如何更好的傾聽、更好的回覆,但我想讓高敏感族多有一點說話的時間跟空間也是重要的,不過畢竟我們無法改變別人,所以從作者的方法裡試著改變自己,或許對話也會跟著有所不同也說不定。

這部分教導的溝通技巧其實蠻適用於每個人的。包括如何加深溝通層次,作者認為高敏感族喜歡加深對話的層次。若對話太過表面,就很難長時間地保持興趣。所以有時候他們會被迫於裝出很有興趣的樣子。」而他將溝通的層次分為四種閒聊與表層對話、針對有興趣的部分聊、信賴、嘗試直接詢問對方。

第四階段嘗試直接詢問對方,「因為實在太直接了,你擔心對方會因此而受傷,或者你也害怕傷了自己。」「但如果你選擇逃避,不願意面對這個階段,極可能會讓你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陷入單調且毫無活力的停滯。」在信賴之後更進一步鼓起勇氣去確認彼此的關係,一路走來我總是認真看待每一份關係,也希望能跟那些我喜歡、在意的人更深度的交流,可能有些人在我表明真心、給予自己的時候感到負擔、害怕,也曾經多次受傷後質問自己,在被拒絕的時候,總是敲碎自己與人相處的方式希望能重塑一個不再受傷的方法,但人怎麼可能輕易改變,我總還是在過不久之候後持續為關係努力,試著用更委婉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融入,並試著用不同的方法為自己所期待的關係努力,也學會分辨與接受不同關係的層次,無需與每個人都非得走到第四階段不可,或是有些人曾經那麼靠近,但在各自經歷不同的人生之後,我們不再能那樣彼此分享也不感到遺憾,因為過去那些美好的回憶,就是對我來說最好的禮物。

「這些瞬間的記憶會殘留在心裡,並在往後不斷地回想起這些記憶。在這階段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許會有些危險,但同時也會你帶來活下去的動力。」

 

這章後面要特別提到「方法10選擇理解高敏感族的人作為伴侶」,

「如果擁有一個理解也尊重敏感特質的活潑外向伴侶,兩人共同生活應該會非常美好。…….當高敏感族的另一半睡不著需要人擁抱時,好睡的伴侶就算被吵醒也不會面露不耐。」 

這點我真的覺得我很幸運,我覺得倒不是一定要活潑外向的特質,最重要的是願意尊重對方、願意花時間跟對方討論彼此之間不同習慣的解決方式、反省自己在關係裡的行為,也願意理解對方的好與不好。如果半夜做惡夢或睡不著覺,喚醒伴侶尋求某些安全感時,他總溫柔以待,或與我聊天或拍拍我的背,從未責備過我,也讓我從他身上習得同等的溫柔,很感謝一直以來包容我,在彼此身上互相學習,一起在關係裡成長的建誠。

 

「高敏感族比一般人容易感到驚恐,也更容易喜悅。」

 

第四章就是讓高敏感族更好的對待自己,這章也是很有感啊!

善用自己敏感的特質去感受更多美好的事物,比如親近大自然、接近自己喜歡的事物,這太重要了。另外作者也提到高敏感族要愛自己、保護自己,愛自己這個詞過去聽多了總覺得漸漸淪為一種槁木死灰的呼喊口號,但在這本書的尾聲看到這段話,會感覺是基於現實、真實而說出來的忠告,是希望敏感的人可以好好善待自己的真心話。

「你會感嘆為何身邊的人總是不能了解你的心情。旁人說不定還認為是你應該學會配合大多數人吧。

「完全不理解對方究竟置身在什麼狀況,就妄加批判的人,根本不明白自己的行為有多過分。他們在自己理解的範圍內捕風捉影,不曾思考那些與自己視角不同的觀點。當被這一類人的批評逼到絕境時,有些人想到的不是支持自己,反而是拼命在心裡責怪自己。」

責怪自己確實是一直以來無可避免的自我重擊,有時還被自己氣哭了,為什麼被傷害的人是我,我還要這樣子的怪罪自己呢,而後也慢慢開始練習怎麼支持自己,去辨別情緒的源頭,情緒的真實面貌,承認錯誤,發現自己能夠越來越快的承認錯誤,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更濃的自責,往往要在這樣的自責裡泡上幾天,才能完全消化,是到了去年底今年初才漸漸學會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在這本書裡讀到的要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實,在承認錯誤之後便著手馬上為自己療傷,告訴自己沒關係,因為我不完美,所以會犯下許多的錯誤,沒事的。

「面對這種情況,學會支持自己很重要。如果練就了支持自己的能力,無論外界的指責如何排山倒海而來,你都能全身而退毫髮無傷。」

首先要先停止自我攻擊,要區分反省事情跟責備自己之間的差別,可以去討論怎樣讓事情更好,但不要陷入對自己的無限厭惡中,這部分我還是新手,正在一步步慢慢的學習中,但接納自己不完美這件事之後確實很多事情變得容易許多,曾經害怕或逃避的事情,也能夠抬起頭來試著面對。

 

與自己和解

 

「所謂『與自己和解』就是自覺對他人而言,自己是有點麻煩的存在,並完全接受那樣的自己。」

「被人當成一個麻煩製造者,肯定不是舒服的事。對總是為自己設下高標準,小心翼翼顧慮周遭感受的高敏感族而言更是如此。高敏感族有時必須對他人提出請對方自我克制的要求,這種要求著實令人心痛。」

能這麼精準的用心痛這個詞,讓人感到欣慰,就是能在這本書裡感覺到一直感受不到甚至早就放棄的被同理的感覺,光是這樣的同理,就已經足以讓人受到撫慰。畢竟一直以來總都是試著順應這個社會,成為別人眼中覺得好的樣子,不得不壓抑、責怪自己,從沒人告訴我要為了我自己的特質驕傲、要接受自己,自己在跌跌撞撞之後試著大著聲說要喜歡自己的模樣,但是總需要花很大的力氣說服自己、站穩腳步,再打開門去迎接所有可能的傷害與碰撞,原來我並不孤單,這些也都不是什麼大事,只是我的一部分而已,只是因為我是一個敏感的人,所以我會是這樣的一個我。

 

「高敏感族在某些地方較他人優秀,但面臨的困難也很多,敏感氣質不是靠治療就可以改變,身為高敏感族的我們必須適度的休息,我們也必須比一般人更需要好好地關愛自己。」

 

當初正面臨一些與人交流的困境,努力抵抗跟拒絕不合理的要求,又在每次爭取自己權利的時候遍體鱗傷,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馬上就下訂了,那時還沒發行還只是預購,等到拿到書的時候,那件事已經過去了一陣,但就是應著人生的不得不,生活還是得要過,像用厚厚的粉底蓋住傷口,一層一層的堆疊讓自己不會第一時間看到,讓生活還過得下去就好,沒能好好的處理。一開始看這本書時一口氣讀了好幾頁,並共感的留下了許多眼淚,被理解,光是被理解就讓情緒滿溢了出來。而後一邊閱讀一邊持續學習與世界、自己相處的方式。

又過了好幾個月的現在,終於完整的讀完書、寫完讀書心得又整理成網誌時,確實感覺到我跟剛遇見這本書的自己已經不一樣了,或許我們總會覺得自己沒有進步,但其實所有的時間跟遇見的事情都不可能讓我們一成不變,早在每件事發生或結束的那時悄悄地或多或少了一點什麼。

 

第一次那麼認真的整理一本書的讀書心得,總共寫了17000多個字,而後在重新整理成這篇網誌,希望讓這本書再這些整理中留存的更深刻。實在感謝能遇見這本書,實在感謝沒有停止探索世界、沒有停止面對不安、傷痛、恐懼的我。

延伸閱讀:讀《82年生的金智英》-關於恐男症
 

arrow
arrow

    c2a3r0e4n5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