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2019漫遊信義文化節,去年的主題是一日幸福劇本,我參加了和興德興礦坑的導覽,一直都只知道四四南村是個眷村改造的地方,但對於真實發生過的故事從未認真想像過,當發現信義區後山有礦坑,聽了礦坑、眷村的故事,想像當時的生活景況,覺得很神奇,認識了非常不一樣的信義區,因此在導覽後又自己找了一些資料整理寫成網誌,這篇網誌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後來又參與了實境遊戲:幸福製造公司,有了導覽先備知識的基礎,加上遊戲設計的故事氛圍,對信義區有了更柔軟的看見跟理解,也因此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收穫滿滿。
 

 
在這麼好的經驗下,今年也馬上就報名好幾場活動!首先登場的是象山夜觀,由周子欽老師導覽,很喜歡大自然、喜歡觀察、喜歡亂看,四月剛好參與了兩場古道的健行,分別是阿朗壹古道、淡蘭古道北路,在山裡感覺很好,會可以很放心的呼吸,爬山的緩慢性也能自然地練習呼吸調節,但自己去能觀察到的多半會是植物,也會有一些松鼠、石龍子、昆蟲,但對於動物總是比較不了解怎麼觀察,因此看到這個活動就很想報名,又是比較熟悉的象山,感覺晚上走比較不那麼緊張。整體來說,老師設計的路線不會讓人太累,所以可以打開耳朵跟感官仔細的觀察,跟著老師還有一群人一起走在黑暗中,也讓人安心的許多。
 
路線:台北樹蛙保護區(象山公園)-地下道-信義路五段151巷-象山市療步道(松德院區)-松德羽球場-永春亭休息、廁所-觀景平台-梅花羽球場
 

 
台北樹蛙保護區
 
出發前,我們每個人配戴一副導覽耳機,測試的時候老師提醒大家,一路上要打開耳朵仔細聽,因為野生動物觀察通常會是從聲音開始,接著才能循著聲音找到牠們。
 
在台北樹蛙保護區,雖然還看不到青蛙,我們聽到兩種青蛙的聲音,其中一種是腹斑蛙的「給給」,另外一種是面天樹蛙「嗶嗶嗶」像警報器一樣,「給給」的聲音我好像有在其他地方聽過!
 
老師帶我們從信義路151巷進來,走一條較少人的象山市療步道,我從來沒有走過這裡,老師說信義區這邊在樹蛙保護區跟信義路上溫差可以到兩度,前者較低溫,而因為青蛙是變溫動物,所以會選擇比較涼的地方棲息。而樹蛙又跟其他青蛙不一樣是在冬季繁殖,所以冬天的時候更能觀察到更多牠們的蹤跡。
 

 
走在路上時正好遇到許多小蝸牛在過馬路,我們圍著小蝸牛觀察了一陣子,老師告訴我們晚上時會有很多野生動物被踩死,因為人通常不會注意到腳下,透過這樣實地走訪,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更有感覺,紛紛開始注意步伐,我在拍照時,有個女孩特別提醒我後面也有一隻蝸牛,相信這次之後,那些相對人來說小小的生命會在大家心裡留下一個位置。讓我想到一件往事,幾年前去內觀的時候,有一天在地上看到一隻瀕死的蝴蝶,但內觀的規定是不能彼此交談,我擔心他會不小心被踩到,寫了張紙條放在他的旁邊,現在有點想不起來是哪來的紙。另外因為內觀會需要面對很多內心的聲音,有時候不了就會一直坐在門口的大石頭上往外看,有一次竟看到一隻棕色的兔子,有腰身的兔子,我只有小時候在北歐的童話書看過這樣的兔子,人生也只有這樣一次看過,原來,在台灣的山上,有很多特別的野生動物。
 

 
松德羽球場
 
來到松德羽球場,老師說這裡是觀察生態相對安全的地方,是個平整的場地,有路燈夠亮、又空曠。我們圍在水溝旁邊看小小的青蛙、蝌蚪、蜻蜓的幼蟲水蠆 (ㄔㄞˋ) ,後來又有人發現荔枝椿象的卵,老師說14顆排列的就是牠的卵了。
 

蜻蜓的幼蟲-水蠆

荔枝椿象的卵

 
後來又有人發現了一個軟軟的東西,蛞蝓、水蛭、蝸牛都是軟軟的、吸血與不吸血大家一頭霧水,老師說蛞蝓不會吸血,螞蝗跟水蛭才會吸血,後兩者基本上是一樣的東西,不只吸人血,也會吸蟾蜍、青蛙,只是口語上會分前者是陸地上,後者是水中的,要了解更多牠們的分類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螞蝗陰屍路
 
大家輪流觸摸蛞蝓,蛞蝓翻面後看起來好像鮑魚。
 

蛞蝓

蛞蝓

 
永春亭
在永春亭休息與上廁所,老師說之前新聞有情侶被搶劫就是在這附近。
在休息的過程,老師跟大家分享在象山比較常見的兩種蛇類,青蛇跟青竹絲,兩者長得很像,前者是白天出沒、無毒,後者是晚上、有毒,青竹絲脾氣不太好,很謹慎,眼睛是紅色的,頭是三角形的形狀,看起來比較恐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有兩者的詳細介紹,青蛇&青竹絲
 
在前面觀測的時候老師也不斷提醒,當我們低頭看水溝裡的動物時,也要小心蛇可能會在頭上的草叢,等著吃青蛙,於是我忍不住問老師遇到蛇要怎麼辦,老師說其實不要去招惹牠,讓牠先過,蛇大部分是近視眼,如果你不動牠可能就看不到你,所以很多時候青蛙會一直在原地不動,有時候蛇就會以為沒有獵物而離開。
 

 

觀景平台
象山有很多觀景平台,老師從森林教室、永春亭進來的這一個,是個相對少人的秘境,因為這邊不是爬山順著走的路線,近來跟出去都是同一條路,因此也比較少人會來這邊。旁邊有一顆柚子樹,老師說三月開會時會很香,可以一邊看夜景一邊聞花香。
 

 
梅花羽球場
開始往山下走,來到梅花羽球場,老師說這邊會有很多面天樹蛙,一開始很認真找都找不到,跟著老師一起看,老師一下子就看到了,後來大概知道牠會在的位置之後,我也找到了一隻,覺得有成就感。面天樹蛙雖然小小隻的,但是牠的叫聲非常大聲,我們在很遠的地方就有聽到逼逼逼的叫聲。
 
 

兩隻面天樹蛙
 
 
另外還有遇到一隻青蛙是拉都西氏赤蛙,老師教大家一個諧音的記法,拉肚子吃西瓜 ,牠是青蛙而不是樹蛙,樹蛙是生活在樹葉上面,樹葉對牠們來說是很自然的防盜器,當牠們在休息睡覺時,如果有蛇靠近,樹葉會有不一樣的震動,跟風吹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牠們就會知道不對勁,就會裝死讓蛇看不到。
 
拉都西氏赤蛙旁邊有很多大螞蟻在搬運東西,老師說牠們都稱呼這種橘尾蟻為翹屁股螞蟻,要大家不要小看牠,因為雖然相對人來說很小隻,但咬下去其實很痛。
 

拉都西氏赤蛙
 
一路上有遇到幾隻蟾蜍,在這邊遇到了三隻,老師都直接徒手抓,大家就會很驚訝,因為一直聽到的都是蟾蜍有毒不要摸,但老師說蟾蜍的毒液是透過眼睛後面突起的耳後線分泌,受到驚訝的時候才會分泌,如果手上沒有傷口,其實不小心碰到是不會有太嚴重的狀況。
 

蟾蜍們

 
螢火蟲
在松德羽球場的時候,老師有帶我們走進一條小路,看到了兩三隻螢火蟲。從梅花羽球場下來一點的一塊空地,我們看到了更多螢火蟲,有紅紅橘橘的還有黃色的,老師說螢火蟲喜歡吃無脊椎動物,像蝸牛。後來我發現有一隻螢火蟲停在隔壁女孩的褲子上,大家都很興奮,一起看著那隻螢火蟲,直到牠往上飛離開,雖然周圍一片黑暗,但寥寥閃爍的光,緩緩升起,大家目光一致的望向同一個方向,好浪漫啊。
 

停在褲子上的螢火蟲

 
飛鼠
白天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松鼠出來活動,晚上則是飛鼠活動。一開始在地下道的時候,老師運用牆面浮雕的飛鼠意象跟大家解釋飛鼠會爬到較高的樹上,再用滑行的方式到比較低的地方。因為飛鼠吃素,尋找飛鼠的方法是當白天發現飛鼠的食物(如青剛櫟)長好了之後,晚上到那邊去等說不定會遇到,晚上時要先聽飛鼠的聲音,再循線用手電筒照,就看得到了。我們當晚雖然有聽到飛鼠的聲音,但沒有看到。
 

飛鼠大便
 
總結
這次的活動能參加到真的很開心,雖然走過好幾次象山,但都不知道如何可以更進一步得跟大自然接觸,發現老師的視覺跟聽覺真的是非常靈敏跟敞開,對於一點點聲音都會很快地發現跟辨識。
 
聽老師說他平常都帶很多國小甚至幼稚園的小朋友入山來觀察探索,雖然他們以後可能還是會沉迷手機,但讓他們在還小的時候在大自然裡面玩耍,會讓他們建立一些對生態基礎的認識跟好奇。老師每次導覽前早上都會先自己來走一次,觀察植物的變化、確認路線的狀況,真的非常用心在推廣生態。
 

arrow
arrow

    c2a3r0e4n5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