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是各小組紀錄片的提案日,過去的三周,各組各自蒐集資料、到社區內田野調查後,提出自己的拍攝企劃,在七分鐘的提案後,由發起《安坑有好報》的張柏勳老師(以下簡稱張老師)及陳心怡導演(以下簡稱陳導演)以他們各自專業的角度在八分鐘的時間內給予提問講評。在聽完提案後會發現各組之間的進度落差蠻大,有些組別已經開始拍攝,有些組別還在熟悉社區階段,也有些組別尚未開始,不過經過老師們直接又專業的建議,及看到其他組別的主題跟進度後,各組皆開始熱絡討論紀錄片拍攝事宜。以下分享各組的主題內容及老師們給的建議。
 

辛苦講評的張老師與陳導演

 
各組主題
1 德安銀髮族的生活
2 薏仁坑的人與情
3 下城的記憶
4 下城共餐/陳逢顯/柚子園
5 溪州部落
6 洗衣達人沈富育
7 安坑木工職人
8 社區裡的植物學家
9 廖家無死人
10 新住民
 

 
《德安社區發展協會銀髮族的生活》
 
內容構想
德安社區於民國82年成立至今已有26年,社區內的銀髮族都很樂於參加活動,有幾位元老從成立到現在都還一直熱情參與,甚至在社區有活動跟共餐時都主動一大早來幫忙開門,在社區內生活得很快樂,希望透過這個影片讓大家知道為什麼社區裡面的阿公阿嬤如此喜歡、投入社區。
 
提問講評
陳導演建議這組的片名可以凸顯「快樂」,銀髮族的生活」可以當成加註的副標 ;另外可以找出德安社區與其他社區銀髮族不同、有特色的地方。
張老師認為德安社區有個獨特的地方,當社區要吃飯時,阿公阿嬤就會準時出門,到廟埕一起吃飯,若能拍攝他們要到廟埕的路上,走過八卦陣一般的巷弄,畫面會很迷人。
 

《薏仁坑的人與情》
 
內容構想
據說以前薏仁坑有許多野生薏仁,薏仁坑的地名也是由此而來,此處有好山好水、古廟林立、高山溪谷、劉家與廖家兩大家族等特色,團隊成員的母親也是住在薏仁坑,但這個地方卻因焚化爐的建造造成發展遲緩,讓充滿人文歷史薏仁坑被埋沒其中,有些住戶也在興建焚化爐時,為著環境及生活便利性的原因遷走,在焚化爐的背景下人事何以相容,達到平衡,未來可以如何發展地方特色,讓薏仁坑更好。
 
提問講評
張老師認為這個主題很好,通常大家只知道焚化爐,對薏仁坑很不熟悉,在景觀上衝突性大、對比明顯,若能多一點呈現會是很好的作品,另外也建議除了紀錄短片外,也可以持續做更多口述歷史的紀錄。 
 
陳導演則建議薏仁坑雖然很吸引大家,但在陳述中比較看不到人物家族故事跟薏仁坑的關聯性,只是因為住在薏仁坑所以拍攝這個人物嗎?焚化爐對大家來說好像是偏負面的,在這個前提下,以發展新的地方特色為命題會不會有點太唯美,過於美好的想像,以焚化爐去帶動地方經濟這之中有沒有衝突的地方?
 
從企劃內容看來故事好像是塊狀的,比較看不到一個主軸,建議除了自己家族外可以再多訪問其他耆老,讓故事更深厚。拍攝手法薏仁坑以前產薏仁的畫面可能較難呈現,如果沒有老照片,可以用動畫、繪圖的方式呈現。
 
張老師最後補充因為過去薏仁就長在你的前面,所以也無法說出確切的位置,但社區內還保有「薏仁坑」的公車站牌可以拍攝。而焚化爐確實會與當地產生衝突性,但安坑這幾年有個模式,似乎一個東西來久了就變成朋友,就算再不喜歡也是鄰居,焚化爐也很努力要跟大家做鄰居,所以反正趕不走他就盡量調和在一起,建議可以讓新舊的喜惡更明顯會更有張力。
 

 
《頂下城的記憶》
 
內容構想
主軸為組員寶彩者記憶中頂下城社區的模樣,希望用快樂、輕鬆的方式來表達當時的生活情景跟記憶,比如年節4/15的祭祀節慶,社區居民共同去大廟燒香拜拜、跟神明對話、當時的娛樂是看賣膏藥的人叫賣等。也會訪問耆老,蒐集更多生命故事。
 
提問講評
張老師認為寶彩姐的故事很精彩,但擔心這些記憶都是古早的生活場景在畫面上比較難呈現,如果由寶彩姐一人從頭演到尾也會失去當初要一起製片的原因。另外在訪問耆老時,雖是以被訪者為中心,但有時也要引導他們有更多回答,讓老人家能把故事講得更完整,在後製時可以加入旁白補充
 
陳導演則提出另一個呈現形式的可能,寶彩姐能信手拈來將生活情景變成台語散文詩,語調充滿韻味,而這部片的主題內容也都是以寶彩姐的記憶為中心,所以或許可以一種行腳節目的模式,讓寶彩姐出現在畫面中去串連地方故事與耆老,如此一來也可以解決找不到過去畫面的問題,不過導演也提醒這樣的拍攝手法,必須要有很清楚的腳本概念選擇這樣拍攝形式得要透過寶彩姐在對談中去捕捉老人家故事的重點。
 
陳導演也將《頂下城的記憶》與前面的《薏仁坑的人與情》做個對比,前者是很濃烈的從個人經驗、兒時回憶出發;後者則是以薏仁坑的好山好水與焚化爐之間的張力,去探討人與環境間的衝突與對立,最後再導回薏仁坑的美好。兩者都是以記憶、社區故事出發,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切入角度。
 

發於毫芒,懷抱磚情
 
內容構想
團隊成員受下城社區藝術裝置吸引,決定以毫芒藝術家陳逢顯老師為主角。毫芒有五藝,微雕、微刻、微書、微畫、微塑,毫芒藝術家多只鑽研一藝,陳逢顯老師卻是五藝都精通,且因毫芒技藝鮮有人研究,因此無師可拜的陳老師,當初靠著自己苦心鑽研練就功夫,老師亦於20年前開始投入磚雕工藝的研究,磚雕因工序繁複而逐漸失傳,陳老師研究製作之外,也努力在學校及社區推廣,期待讓更多人認識這些傳統技藝。
 
 
提問講評
陳導演特別指出,採訪素人時會較難以搜尋資料,通常會是邊拍邊訪的方式,或許會花更多的時間認識受訪者,一點一點地找到他的輪廓,但就像是挖礦一樣,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但陳逢顯老師是名人,已經有很多報導跟紀錄,要找其他切點相對比較困難。導演建議或許可以從家人的角度切入,去談陳老師的生命歷程與感受,也要小心不要讓紀錄片成為過於平板的新聞專題。
 
張老師則分享自己與陳老師聊天的經驗,如果跟陳老師以朋友的角度聊天,可以感受到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與辛苦,他本不是下城人卻對社區產生很多的感情,也是可以切入的方向
 

 
溪州部落》
 
內容構想
以新店溪畔的溪州部落為主軸,溪州部落經過迫遷風波,家園正在重建當中,大眾對他們的認識多半是從居住議題開始,卻很少人知道他們平常的生活樣貌,希望透過本片記錄他們日常生活及他們原鄉文化進到都市後的傳承與轉變。
 
提問講評
陳導演分享自身曾在部落拍攝的經驗,提醒團隊要小心過度以漢人的眼光去看原民文化,在提問時可能會有預設立場,我們所受的教育及養成環境讓我們比較難跳出價值觀,但他們有很多對事情的思考在我們熟悉的二元論之外。導演推薦團隊可參考紀錄片《梅子的滋味》,片中導演訪問了921災區的居民,他們多半都會被當成災民,但這部片卻以不同的角度呈現在受災現場也可以長出一股生命力,甚至讓人會心一笑。
 
張老師提醒團隊不要陷入太過於社會議題的角度,而忽略了原住民自然樂觀、隨遇而安的個性,可以捕捉在下午時間他們聚集在戶外客廳聊天時的畫面,帶一瓶啤酒去與他們自然地聊天互動。
 

沈富育 洗衣達人
 
內容構想
紀錄洗衣達人沈富育的故事,雖然他在網路上有許多資料,但多半都是跟洗衣技術、生活常識有關,很少可以找到他的生命故事,因此團隊想記錄他從一個雲林鄉下的少年到現在成為洗衣達人,過程中經歷的故事,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希望可以用影像記錄他不為人知、熱愛生命的一面。
 
 
提問講評
張老師認為拍攝者侃侃而談是一件好事,但要注意訪問者自己本身拍攝的主題與意義,在拍攝或訪談時仍要放進自己的企圖心,保留製作團隊的主導性,才能在完成後獲得成就感。陳導演也同樣認為願意配合、口才好的受訪者是一件好事,會有很強烈的節奏感和主體性,可能是個勵志的題材,掌握他的生命轉折,影片會很好看。
 

安坑木工職人》
 
內容構想
紀錄亂舞藝場的劉慶河老師故事,拍攝場域的使用、訪問學生及老師去勒戒所上課的心得。
 
提問講評
張老師分享自己第一次去採訪劉老師的經驗,當時不小心經過,誤打誤撞發現巷子裡有一個工廠,第一眼覺得作品不若一般木雕作品有那麼高的藝術價值,但後來慢慢體會到,亂舞藝場本就不是以傳統的木工藝出發,建議團隊可以呈現劉老師的生活態度,「場」的概念很重要,你沒想到走到盡頭的路竟還有一個場域可以如此慢活、深呼吸,劉老師的木材只選用廢棄物而不是活木,木工只是表現他生活態度的一個工具,場域的概念、美感及劉老師的生活態度才是更重要的。
 
陳導演認為木頭是很貼近生活而且十分吸引人的題材,建議團隊多在亂舞藝場蹲點,可以在午後陽光灑下的時候拍攝木頭光影交錯的變化。
 

 
小城資源守護天使
 
內容構想
小組希望呈現出台北小城社區中,舉辦的生態活動、居民互相支援的過程。認同從認識開始,社區內的植物達人會帶著小朋友去做一些社區內的生態研究,大量的生態資產就在社區周邊,從盤點社區資源開始,一點一點掌握後再舉辦活動凝聚社區意識。拍出社區活動背後的信念可能會稍嫌枯燥,因此打算用口述的方式來補足畫面。
 
提問講評
張老師建議除了從樹與生態切入外,小城及達觀中小學附近還有很多人文的東西可以談,如果只有樹會太空靈,讓「人」這個元素進到影片中,呈現凌亂而熱鬧的氛圍,會比較像是社區裡的公園,這也是安坑得天獨厚的特色,沒談到會有點可惜。
 
陳導演認為影片主軸過於廣泛,守護社區資源與植物學家的故事是兩件事,建議先與植物學家深度訪談,聊過以後,重新爬梳確立影片希望呈現的主軸。導演另推薦《巷弄裡的綠寶石》、《黑熊森林》兩部影片供參考,美麗的生態若加上人的故事會更吸引人。
 

《廖家無死人》
 
內容構想
在台灣的廖姓家族分為單廖及雙廖,雙廖者有個特殊的傳統,生時姓廖,死後則改姓張,團隊成員本身即為雙廖家族,雙廖家族為客家血脈,但受閩南文化影響許久,對於自身是客家人還是閩南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族群認同,透過訪問家中長輩蒐集資料,收整歸納出一個答案。
 
提問講評
張老師認為這部片從好奇心出發,團隊成員擁有個人獨特魅力,能用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呈現這個主題,建議可以加入一些動畫字幕,或網紅式活潑的串場拍法,讓它變成一個趣味冷知識的爆發。另外老師也提醒客家人閩南化的議題不完全發生在台灣,客家人不斷遷徙,在中國韶安時就已閩南化,自身文化逐漸被淡化,因此影片不用太過於嚴肅的探討閩南或客家自覺,因此議題引不起太多的同感或影響力。
 
陳導演在技術上提點團隊,因這部影片會有大量訪談交錯呈現,因此收音、剪接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小心背景音不能太大聲,否則畫面轉換時在聲音上會很難銜接,剪接上要好好整理逐字稿,審視自己擁有的素材,相同的拍攝手法可參考紀錄片《對話實驗室》。這部片很主觀,因此要由旁白進來補述資訊,或許訪談時也可以讓團隊成員的聲音進來,帶觀眾到畫面中。另外雖然是訪談對話居多,但團隊成員的主觀感受及問題意識是本部片最有趣的地方,最後可以收回自身對雙廖文化的觀點與想法。
 

新住民
 
內容構想
團隊以在安坑生活的越南女子為故事主軸,預定拍攝對象經歷過兩段婚姻,育有三個孩子,以自己的力量撫養與照顧家庭,希望透過家鄉的味道把新住民的故事勾勒出來。
 
提問講評
張老師建議雙城國小的家長有許多是新住民,可以有更多可能的拍攝者,這個主題可以呈現出安坑文化的多元樣貌。陳導演則擔心因團隊目前尚未與被攝者建立關係,對題材的掌握度還不夠,若家庭有些狀況,身分較敏感,有可能被攝者不願被拍攝,變數很大。不過導演也指出若是以家鄉美食為主題,會有很多不錯的畫面可以拍,從買菜到做菜的過程、張羅客人、餐廳的景況、美食,都能拍出好畫面,或許可以聚焦在這上面。
 

《安坑影像詩
 
內容構想
最後一組以安坑幾個重要的點為主軸拍攝,並加入組員自己撰寫、念誦的影像詩,以呈現安坑之美。
 
提問講評
陳導演建議可以更多聚焦與著墨在每個點的內容,可以補充更多有故事性的畫面。
 
今天各組報告完成後,共計有11組拍攝團隊,在拍攝過程中團隊要時刻審視並依照拍攝現場不同的狀況來調整拍攝計畫,最終完成影像作品。
 

arrow
arrow

    c2a3r0e4n5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