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記得是怎麼開始的,在這20多年的人生中總是覺得自己背負著許許多多的責任、負擔、人際關係等等,有好多看不見又丟不掉的東西讓我無法前進,但這明明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某一年我把頭髮剪好短好短,然後突然借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這是我第一本整理書。現在想來或許是當時的我,心理成長到一定的程度,準備好了,把頭髮剪掉像是一種儀式跟宣告。
一邊看書,一邊開始實踐,真的清出了好多東西,好多都沒用過或沒再用的東西,也發現有些東西自己還沒辦法處理,比如卡片、比如日記(到現在還是無法處理)
就這樣大整理的一波,東西真的少了很多。但好像還是會累積一些不需要的東西,有些東西還是會忍不住囤積、購買。
所以後來推出影集的時候,我又大整理一波!
#不消費的一年
直到我看了不消費的一年,作者是個不知不覺就月光甚至負債的人,有一天他突然覺得為什麼他的人生會過成這樣,於是就開始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儲蓄習慣,因為作者真的很真誠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還有嘗試改變的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和挫折,讓我感同身受,感受到作者真心地分享,於是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購買習慣,發現自己確實很多時候因著一股衝動、興奮的購買慾而去購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或是購買自己無法用到的東西,比如其實還穿不下的衣服或是沒機會穿的衣服。很多時候是想像擁有這個物品就能提升自己或改變自己,真正缺乏的是內心對自己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
以上這兩本書都是三四年前看的。直到今年我才遇到一本不同觀點切入的整理書。
#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
「整理的關鍵在於內心的平衡。整理不只是方法,也不只是心理層面,更多的是對宇宙萬物的理解,永續共生的思維。身為一個活在地球生態環境的人,帶著靈性覺察的眼,用符合生命流動的心,活出幸福。」
這本書很特別,完全沒有教你任何收納、整理的技巧,全部圍繞在整理的觀念,把整理這件是寫得很美,作者提到整理應該先有對自己的認識與覺察,我覺得很有趣也很重要,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人生的每一件事情能更完整或更好的完成,都建立在對自己的了解之上,整理也是。
作者主張萬物皆有靈,物品也是,當物品日復一日地待在我們身邊時,我們經常會不自覺地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了他或是隨便對待他們,或許也是同樣的這樣對身邊親近的人。但其實這樣的對待也是會回到自己身上,也是會讓自己感到不舒服。
作者也提到我們不斷的斷捨離,卻還是覺得不夠,還是覺得不舒服,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地停下來思考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怎麼跟物品、空間、身旁的人、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相處,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
#善待自己
經過這三本書的陪伴,我覺得整理的重點應該是讓自己過得舒服,喜歡自己、喜歡居住空間,讓自己可以在空間裡真正的休息,持續思考自己想要的方向,善待自己才能善待身邊的人、事、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