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72

 

《孤獨世紀:衝擊全球商業模式, 危及生活、工作與健康》|諾瑞娜.赫茲(Noreena Hertz)著

 

「孤獨除了來自與應有親密感的對象缺乏連結外,也來自與自己缺乏連結。」

 

我很喜歡這本書,作者從政治、經濟、個人等不同面向來描述孤獨,並用大量的數據、研究、故事輔佐說明,知識量非常龐大,但讀起來又非常順暢,彼此之間也有所扣合,真的是寫得很好的一本書,我想譯者也是厲害的人,才能翻譯得如此順暢。

 

因為很喜歡但是又需要很投入的閱讀,斷斷續續讀了半年以上,想要好好地把它整理記錄下來。

 

孤獨的案例:為了與人連結而「選擇」進入監獄

 

「龍谷大學研究高齡受刑人現象的浜井浩一(Koichi Hamai)教授,也很贊同這個說法。他認為有相當大量的年長女性選擇監獄來逃離社會孤立感。」

 

「許多人說進監獄可以為她們自己創造一個『在家裡得不到的社群』。另一個八十幾歲的囚犯解釋,在這個環境裡,『旁邊總是有人在,我不會覺得孤單。』七十八歲的受刑人O小姐把監獄比喻為『綠洲』,說這裡『有很多可以說話的對象』。這是個庇護所,不但有人作伴,還提供支持和照護。」

 

孤獨的起源:資本主義

 

作者提到早在「數位科技、最近一波都市化浪潮、本世紀職場的劇烈變化以及二○○八年的金融危機、新冠肺炎」造成孤獨危機之前,人們就因為政治型態的改變,新自由主義的出現而逐漸變得自私,「新自由主義崇尚理想化的自立自強、小型政府和強烈的競爭心態,把自我利益置於社群和集體利益之上。」

 

「新自由主義使我們把自己看成是競爭者而非協作者,是消費者而非公民,是囤積者而非分享者,是拿取者而非給予者。......問題在於這種「唯我獨尊」的自私社會,每個人都覺得必須顧好自己,因為沒有人會來照顧我們。」

 

「新自由資本主義這種特定的政治取向助長了我們的孤獨。這是一種自戀、自利的資本主義形式,把漠不關心視為正常,把自私視為美德,貶低同情與關懷的重要性。.....它否定了公部門與地方社群在歷史上曾雙雙扮演幫助人們興旺的中樞角色,反倒讓「我們的命運純粹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敘事觀點化作不朽。......新自由資本主義把我們的關係重新定義為交易,把公民重新定位成消費者,從而造成愈來愈大的收入和財富分歧,最保守來說,它將諸如團結、社群、凝聚力與善意等價值推向邊緣。」

 

新自由主義形塑的職場文化

 

「儘管大部分員工都寧可在親切和善的環境裡工作,但是如我們所見,在新自由資本主義的系統裡,親切和善是被嚴重輕視的特質。主動要求這類特質的工作,例如教師、護理師和社工,其薪資遠低於平均值。」

 

「也或者是我們誤以為不回那封下班時間寄來的郵件,看起來會比較不敬業......我們許多人根本是把自己的價值看得跟生產力以及收入密不可分,因此把職場的要求放在比其他所有事都優先的地位。」

 

把自己的價值看得跟生產力、收入密不可分,真的說到我心坎裡,就算是周末沒有工作的時候,如果我甚麼都沒做我就會很焦慮,我會希望自己可以閱讀幾本書、看幾個紀錄片或剪影片等等,希望我有所產出,但這些產出永遠不會讓我真正感到滿足,無論我做了多少事。

 

「不論出於什麼原因,結果就是我們許多人都在家庭聚會上、學校遊戲中,甚至深夜就寢前,回應老闆、客戶和同事的訊息,但我們其實大可等到隔天上班時再送出答覆──我們也忽略了這樣中斷與家人朋友相處的寶貴時間,其實使我們更缺乏連結。這份缺乏不只會反映在工作上,也包括我們的私人生活。」

 

孤獨對健康的危機:慢性發炎

 

「孤獨的身體確實是飽受壓力的身體,這種身體容易疲憊及過度發炎。發炎未必是壞事,正常的發炎程度是好的,屬於身體對抗感染及傷口的防禦機制,為了讓損傷限於一定範圍,幫助身體癒合。......問題是,通常引起疾病的威脅緩和後,或是傷口癒合後,發炎也會隨之消失。可是對於孤獨,尤其是長期性孤獨的人,卻是少了『關閉鈕』來提醒身體該冷靜下來。因此由孤獨引起的發炎可能發展成慢性發炎──從異常變成新的日常。」

 

「孤獨會損害好幾個內分泌腺的功能,影響分泌遍及全身的荷爾蒙,並且與免疫反應有密切關聯。」

 

「孤獨與疏離會加速基因或情境造成的憂鬱傾向,其部分原因是它們對生理的影響──譬如說,在孤獨時睡眠時間會較短,而缺乏睡眠可能觸發憂鬱症狀。憂鬱症狀本身也可能助長孤獨感──因為憂鬱的人更難與人產生連結。」

 

我從沒想過我的諸多疾病跟憂鬱有可能是來自於孤獨,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我對人性的失望跟在人際關係受的傷,但也可能是這些受傷讓我拒人於千里之外,雖然本意是保護自己,但反而讓我變得更不健康。

 

與人連結帶來健康

 

「決定我們健康狀況的不只是社群和與他人連結的感覺,還有善意。朋友、家人、同事、雇主、鄰居的善意,此外還有陌生人的善意。同時也要知道,因為新自由資本主義的影響,導致我們集體貶低了善意的價值。」

 

「另外幾項研究也有類似結果:直接幫助他人對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益處。在不帶有憤慨或並非出於義務的前提下去幫助他人,我們會體驗到正向的生理反應。正因為如此,助人者經常會感受到助人者的快感,也就是充滿力量、活力、暖心和平靜等情緒。」

 

「這代表在孤獨世紀裡,最重要的不只是人們感覺被關懷並且真正獲得照顧,他們也很需要有機會為人付出。」

 

「我們也需要改變文化。關懷、善意和同情都需要成為我們積極鼓勵對彼此展現的特質,也要更明確地予以獎勵。近幾十年,這些特質乏人欣賞也未得到應有的回報。......在往前邁進的路上,我們必須確保和善與同情獲得應有的評價,而它們究竟有多高的價值,不該完全交由市場來決定。」

 

這或許也是我之前在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當志工的時候感受到的感動,我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還覺得很不習慣,這個地方怎麼這麼溫暖、包容跟有意義。

 

IMG_20180813_163024

 

消弭孤獨的方法:與差異對話

 

「儘管與陌生人短暫相處獲得的情感滿足,遠不如較親密的對話。但事實證明,萍水相逢能對我們是否感覺孤獨造成重大的差異。」

 

「彼此的摩擦碰撞既能讓我們感覺與人連結,也同時在教育我們該『如何』與人連結。即使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例如超市走道上默默協調誰該先通過,或是上瑜伽課時該把瑜伽墊鋪在哪個位置,都迫使我們妥協,並把他人的利益列入考量。」

 

「不論我們的國家、城市和社群變得多麼原子化或兩極化,只要我們花時間和跟我們不同的人相處,藉此鍛鍊合作、同情與體貼的肌肉,就能感覺彼此間有更強的連結,並發展出命運共享的意識以及歸屬感」

 

超級喜歡「鍛鍊合作的肌肉」這個比喻,我們該與不同觀點的人對話,才不會越來越對立。

 

健康的社會需要實踐民主,而非利用「孤獨」擴大差異

 

「民粹主義領導者把目標鎖定在感到孤獨和被遺棄的人身上,以民族主義或種族歧視為原則打造社群,將他們的部落意識化為武器,用來對付跟他們不同的人。這些政客發現,對那些感到被排擠、被丟下的孤獨者,以及那些不習慣處理差異,且其身分認同的傳統來源──無論是階級、工作或教會──不再像以前那麼強大或穩固的人來說,諸如國籍、人種、語言和性別等社會身分,都變成更有吸引力的意義及自尊來源。」

 

「民主若要運作良好──我指的是公平協調不同群體的利益,同時確保「所有」人民的需求和不滿都被聽見──有兩組紐帶必須很牢固:一組是連結國家和國民的紐帶,一組是國民彼此之間的紐帶。當這些連結的紐帶斷裂;當人們覺得不能信任或依靠彼此,覺得相互毫無瓜葛,不論是在情感、經濟、社會,還是文化方面;當人們不相信國家會守護他們,並感覺邊緣化或遭遺棄;這時不但社會崩裂分化,人們更會對政治失去信心。」

 

現代化社會與數位泡泡

 

「在面對那麼多人的情況下,我們也經常以退縮封閉來回應。避免感到招架不住是一種理性反應。因為儘管活力十足地和他人打交道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或說服自己應該這樣想,現實卻是城市生活逼得我們要跟那麼多人共享空間,以致我們若想要給每個路人完整的人性關懷,社交能量勢必耗盡。」

 

「城市噪音和視覺刺激的疲勞轟炸使生活在其中的人難以招架,早在新冠病毒侵襲前,我們就傾向於保持有效的社交距離──不是生理上,而是心理的距離。.......鑽在手機形成的隔絕泡泡裡,打造隨我們個人行走的繭。多虧了蘋果、谷歌、臉書和三星的產品,我們能輕易關掉周遭的人和環境,製造自己不利於社交的數位獨處泡泡。當然,諷刺的是,在抽離真實世界包圍我們的大批人群後,我們卻開發了虛擬的替代方案──瀏覽他人 Instagram 上的生活畫面或閱讀別人推特上的想法。」

 

這個部分我也很有感覺,相信大家都會很有感覺,但是如果沒有被提醒,我們終會麻痺,而習慣這樣的疏離,這是一件令人感到害怕的事情,前陣子在Netflix上看了一個紀錄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裡面也大量探討社群媒體為了抓住用戶的注意力,推播給我們的東西未必是最適合我們的或我們真的需要的,而是最能讓我們停留的,所以不難想像這些東西會越來越碎片化、偏頗,我們也在過程中自己交出了我們的選擇權,進而失去可以跟不同觀點的人對話的能力。

 

AI與機器人

 

「來看看孩子們用什麼方式和新世界的虛擬助理互動,像是 Alexa、Siri、Cortana。他們模仿父母,很快就精通簡促的指令。不管孩子多麼無禮,多麼缺乏基本禮貌,機器都會容忍,仍然有問必答。」

 

「因為我們一旦賦予某個物體人類特質,我們──最起碼──應該要善待它。如果我們不善待它,這種行為就有正常化的危險,可能會滲入我們與其他人類的互動中:毆打性愛機器人的男人,也可能對他們交往中的女人暴力相向;孩子們習慣隨自己高興對虛擬助理講話兇狠不客氣,且不必承擔任何後果,便也會開始對老師、店員或同儕做出一樣的事。他們從 Alexa身上學到的「技能」會是「刻薄」。」

 

「也許我們甚至需要賦予機器人權利──與其說是保護它們,不如說是保護我們。因為如果我們被容許惡劣地對待機器人,這有可能會成為我們和人類互動時的慣用伎倆。

 

「愈是深陷在人工智慧的關係──這種關係勢必比與人類的關係更缺乏對等、更自我陶醉、更沒有挑戰性,我們就愈沒有機會鍛鍊合作、妥協與互惠的情緒肌肉,而這些都是社群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

 

這真的很恐怖,孩子從小就跟機器人相處,機器人無論如何都不會生氣,孩子是否有可能學會為所欲為跟不知道如何尊重別人,特別是在成人也都不知道怎麼與人相處的狀況下。

 

20201002_060333

 

孤獨經濟

 

「在這個世界,社群感覺前所未有地隱微,然而對歸屬的渴望仍存在,於是商業出面來填補空缺。孤獨經濟開始大放異采,還不只以科技的形式。人們持續追尋一種二十世紀初社會學家涂爾幹稱為「集體興奮」的感受,也就是我們親自跟其他人一起從事活動而獲得的愉快陶醉感,如今創業家正努力以愈來愈創新的方式滿足這種需求。」

 

「然而我們的挑戰是,在二十一世紀,許多為社會結構和建立社群作出貢獻的獨立在地小店鋪,都面臨生存威脅。」

 

商業化社群:社群是買不來的,你得親身參與

 

「然而,商界所提供的社群感不能只限於一種行銷策略。雖然大企業開始看出社群作為品牌主張的價值,但企業端出的條件其真實性有時候頗值得懷疑。」

 

「現今的共同居住和共同工作空間積極鎖定的客群,是高度崇尚個人主義的千禧世代專業者,許多人回到家時已被漫長的工時、通勤時間以及受到監視的開放式辦公室給耗盡元氣,根本累到不想社交。他們是城市人,已經習慣數位氣泡,或是受到制約而相信與他人互動不是城市人會做的事──對他們來說,社群更像只是一個概念而非生活方式。」

 

「不管共同居住或共同工作空間規畫多少活動、提供多少免費餐點和酒,不管走廊做得多窄,除非在那裡生活和工作的人以有意義的方式真正地互動,否則社群沒有就是沒有。社群的存在取決於人們一起『做事』,而不只是一起『待著』或是錯身而過時免不了有點碰撞。這之間的差別在於『在一起』和『在一起各過各的』,在於主動和被動狀態。」

 

「成員間關係強韌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會「反覆地」互動。因為儘管構成關係的部分動力是來自共同的愛好或價值觀,人們仍需要時間來感覺彼此真正相互連結。若少了反覆出席,就無法讓團結感和互相支持得以發生。」

 

20201023124224_IMG_4777

 

最後想說

 

作者其實在書中大量提到政府應該積極作為,並蒐集許多各國政府實踐的有效政策,以及提出許多政府可行的方法。

正如作者所說的「孤獨不是單一力量形成的,而是有個生態系統。如果想防堵孤獨危機,我們就需要系統性地進行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改變,同時認知到個人的責任何在。」

 

或許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是從自己開始,讓自己過得更自然、更像個「人」一點。

 

寫完這篇之後,再找適合放的照片時,剛好也回顧的這幾年來自己做了哪些事,突然覺得有點感動,從用絕對天真的善意、過於熾熱的情感去跟人相處;再到不相信人類,封閉自己;後來遇見我的小寶、球球、皮皮、仔仔,被動物拯救後;又能重新開始跨出與人相處的步伐,感覺自己前進成長了很多,很替自己開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2a3r0e4n510 的頭像
    c2a3r0e4n510

    婷仔的生活遊樂園

    c2a3r0e4n5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