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內心充滿感觸,沉澱了幾天,終能書寫。
這本書非常溫柔地談善終這個議題。
前陣子看了一些由醫生寫的書籍,談的是醫病關係、診間的故事還有他們對生死的看法。我尤其喜歡看醫生描述他們對生死的看法。現代醫療對於我們的健康、延續生命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很感謝因為有醫療,很多不舒服可以被治療跟轉換,但如果談的是善終,是走到生命盡頭,無論是年老或是疾病,或許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當生命已經無法有品質的活著了,透過現代醫療延續生命是否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這又真的是延續生命嗎?還是延續痛苦?
今年初球球走了,影響我對於生命的看法。我讀了《斷食善終》(還沒讀完)、《寵物是你前世的好朋友》等書,接觸到善終的觀念,並且也研究了「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及「預立醫療決定書」,後者因為還需要至醫療場所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後才能簽署,所以還沒完成,但前者已經簽署完成並回傳了。
-
看完《獅子的點心》後,更加深我在生命盡頭想要舒服地離開,這樣的想法。
「從今以後,要活得更加忠於自我,接受自己原來的樣子,接受包括醜陋的部分和不成熟部分在內的所有一切,坦誠面對自己。不要再為了顧慮護理師和周圍的朋友,明明很痛,卻假裝不痛;明明很難受,卻笑著說沒問題。」
「眺望著大海,我終於瞭解,原來這就是自己原來的樣子。海水絕對不會抵抗風,打向岸邊的海量,就是海水沒有抵抗、原來的樣子。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
獅子家園的海景、點心、各種舒緩的療法讓人嚮往。
-
舒服地離開包括身體上的跟心靈上的。
「瑪丹娜告訴我,疼痛有兩種:一種是身體的疼痛,另一種是心理上的疼痛。如果不同時消除身體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疼痛,就無法迎接幸福的臨終。」
「和小百見面之前,我的人生雖然還在繼續,但我整天都在思考死亡,我以為這就是接受死亡。但是,小百讓我瞭解到,真正接受死亡,是坦誠面對自己想要活下去,想要活得更久的想法。」
-
透過球球的離開還有這些書,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我覺得生命或許就是在剛出生的時候拼命吸收跟理解這個世界,接著逐漸括那出自己的課題、自己想要走的方向,持續認真的過每一天,把每一天都過得很富足,最後在舒服的環境,用最自然的方式離開。
「人生在世,就是成為別人的光。」
-